协会举办“AI+塔机安全精细化管理新范式数字化”会议
9月11日下午,2025山东“山东省AI+塔机安全精细化管理新范式数字化大会”在青岛市盛大召开。本次活动由山东省建筑安全与设备管理协会主办,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青岛市建筑安全设备管理协会、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大会以“智塔创领 AI护航”为主题,聚焦AI技术与塔机安全精细化管理的深度融合,吸引众多建筑企业安全主管副总、安全总监、项目经理及安全管理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字化技术在塔机安全管理中的创新应用与未来发展。

协会党支部书记、副会长贾燕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她表示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安全生产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塔机安全事故频发,暴露出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协会积极推动智能建造与安全管理数字化转型,通过AI技术与精细化管理的结合,探索智能化安全管理新路径。本次活动将搭建一个开放共享的合作桥梁,推动上下游企业深度融合,加速AI技术在塔机安全领域的落地应用,共同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项目。

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工程质量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塔式起重机分技术委员会委员王凯晖做《塔机安全事故案例解析及经验总结》分享,通过真实案例剖析塔机安全事故成因,分享风险防控经验,为行业敲响安全警钟,强调规范操作与技术升级的重要性。

《建筑机械化》杂志总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吴学松详细介绍了《塔机智能控制与自动驾驶分级技术及应用解析》,阐述塔机智能驾驶分级体系(L0-L5),从人工驾驶到全自动无人化吊装,提出以多传感器融合、北斗导航、5G通信等技术为核心,L4级人机协同为当前攻关重点,呼吁技术、法规、自律并行,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清晰路标。

水电十一局青岛地铁5号线维保中心02工区项目项目安全总监任旭辉分享了《安全创新数字化应用管理经验》,介绍AI智能塔机在项目中的应用经验。通过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项目实现塔机安全运行与高效作业,打破传统管理模式,为行业树立了精细化管理标杆。同是介绍了劳务安全教育应用经验,劳务教育让工人的培训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按工人工种不同精准推送相应的培训内容和考试内容,系统自动判卷并生成项目自定义好的一人一档,真正实现了为项目提质增效并减负的目的。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塔吊产品部总监郭建伟聚焦AI技术应用,分享了《AI+智能塔机重构塔机安全精细化管理新范式》,展示激光雷达、物联网、视觉重构等技术如何实现远程监控、防碰撞及路径规划,降低高空作业风险,提升施工效率与管理精度。

广联达施工解决方案部业务专家郎俊奇介绍了《AI解锁项目安全管理新范式》,展示广联达“工安宝”应用成果,通过多模态大模型与AI技术的融合,提供隐患识别、安全教育、自动报告及知识助手等功能,安全检查准确率超95%,巡检覆盖率提升5倍,显著减轻管理负担,助力构建坚固安全防线。

下午,与会代表前往中国水电十一局青岛地铁5号线维保中心02工区项目部,参与“2025山东省AI+塔机安全精细化管理观摩活动”。该项目作为AI智能塔机应用标杆,配备多台AI智能塔机(L2-L5)及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数字化管理系统,展现了可视化监控、防碰撞及远程操作的先进技术。项目还展示了劳务安全教育数字化应用成果,劳务教育实现入场培训、专项教育、班前晨会全流程线上化,工人通过手机即可完成所有培训流程;自动生成一人一档、专项档案等标准化文档,支持花名册、统计表等多类资料一键打印;确保培训记录完整可追溯,100%满足项目检查合规要求。

观摩活动采用“大规模、小方阵”策略,精心设计的分拨路线确保观看清晰、体验高效,吸引众多行业领导及安全负责人参与,真实展现了塔机安全标杆成果,充分体现了“防得住、真应用、技术领先”的价值。
本次大会通过政策解读、技术分享、实践展示等环节,搭建了政企学研协同创新的桥梁。下一步,协会将与行业企业共同持续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与标杆项目建设,加速AI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深度应用,助力建筑行业实现“零事故”目标,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